(二)對作者情感的體認,脫離語境,抽象化概括
散文教學的難點,在于體認作者個性化的情思。教師要指導學生品味作者精準的言語表達,從而體悟出作者獨特的情感。然而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作者傳達的情感,往往跳過對具體的語段、語句、語詞的賞析,導致學生對作者情感的理解抽象而空洞。如有教師在上《那樹》時,問學生:“你認為作者通過大樹的遭遇想表達什么?”學生面面相覷,因為之前老師只是讓他們找了人們處置那樹的句子,而這些句子中獨特的言語表達及意思學生是不理解的。無奈之下,教師灌輸給學生,這里面有作者對大樹命運的痛惜,有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有現代文明對過往和諧生活野蠻沖擊的憂慮。這種情感理解是外加的,不是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感悟出來的,可以說是一種貼標簽式閱讀。
(三)學生體驗,脫離文本,缺乏情感共鳴
散文教學是一種情感體驗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悟文本,就要架通文本與學生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對文本的某個點有觸發,從而走進文本,有深層次的閱讀體驗。然而,很多教師在喚起學生體驗時,沒有關注連接點,導致學生對文本缺乏情感共鳴。朱自清的《背影》是經典散文,教學時一定會聚焦父親的“背影”。有教師這樣安排活動:請一胖胖的男生扮演父親,到講臺邊攀爬,做出“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向左微傾”等努力的樣子,結果引得下面學生哈哈大笑。“背影”是屬于朱自清的,是特定情境下作者眼中獨具審美的文學意象。學生攀爬講臺和父親攀爬月臺的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不會引起學生任何的情感體驗。
二、散文閱讀教學學習活動設置的策略
散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亟須破解;谏⑽牡奈捏w特征,我們可以設置如下學習活動:
(一)把握文章話語體系,鑒賞個性化語言的活動
散文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品味散文語言精準的言語表達,體認與分享作者豐富、細膩、獨特的人生感受。而作者的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正是通過作品中個性化的語言傳達出來的。因此,讀散文,要讀作者的“語文經驗”,即作者個性化的表達方式。
如梁實秋的散文名篇《鳥》極具語言,品味語言是該篇的教學重點。對此,我們可以相應地設置如下學習活動:
找一找:文中能直接表達作者情感態度的一個句子。
[我愛鳥。(整體把握作者對鳥的情感態度,奠定本課的感情基調。)]
讀一讀:課文三、四兩段,哪些句子或詞語體現了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黎明時,窗外是一片鳥囀,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烏鴉,那一片聲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聲長叫,包括著六七個音階;有的只是一個聲音,圓潤而不覺其單調;有時是獨奏,有時是合唱,簡直是一派和諧的交響樂。]
[幾乎沒有例外的,鳥的身軀都是玲瓏飽滿的,細瘦而不干癟,豐腴而不臃腫,真是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那樣地?纖合度。]
議一議:從修辭、句式、關鍵詞等角度品味鳥聲之悠揚,鳥形之俊俏,體會梁實秋語言的藝術。
[獨奏、合奏、交響樂等比喻,細膩描摹了鳥叫悅耳的效果。句子錯落有致,對比與鋪陳方式突出了鳥兒聲音清脆嘹亮的特點。同時巧妙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和曹植《洛神賦》中的詩句,含蓄雅致,作者無限的欣賞與贊嘆滲透在字里行間。]
梁實秋說:“寫鳥,是因為愛鳥,愛鳥自由跳躍的姿態,更愛鳥婉轉清脆的聲音,我是心里虔誠地深愛著!弊髡哂谜Z言精準地捕捉了這種精微的感覺和知覺,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了鳥之聲、鳥之形,讀來舒緩自如,韻味無窮,凸顯了梁實秋散文語言的典雅之美。這正如他認為,現代文學缺乏的是對傳統文學的吸收、消化,若適時選用文言詞匯與句法,吸取它們的精義,再融入現實環境的體驗和超越時空的想象力,可使文章雅煉且富情致。
散文學習就是在“言語形式?言語內容?言語形式”的循環往復中涵養。教師基于散文言語特質組織學習活動,學生在找一找、讀一讀、議一議的學習支架搭建下,對語言的鑒賞逐步深入,從而能品味與發現作家散文語言內在的精妙之處。因此,教師要善于鋪設臺階指引學生往散文的個性化言語所表達的豐富甚至復雜、細膩甚至細微處走,挖掘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意思、意味,從而領會作者獨特的語言藝術及審美情趣。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茖W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